2012年11月4日 星期日

浮塵學車軹-210-相思造型花瓶

圖:習作016-20121021-01B-作品合照-A



上週試車了相思木,這週就裁了兩段共得七塊20餘公分的料。大圓口刀磨一次,大概僅能修粗胚兩塊。


 


大哥從南部上來回家渡假,順道觀摩我的車床技術。當然,相思梅瓶又有兩支,尚來不及照像留影,就被帶回南台灣了。


 


圖:習作016-20121021-03B-相思梅瓶-A



高:166mm    直徑:82mm


這支是本週僅存的一支梅瓶。


 


圖:習作016-20121021-05B-相思花瓶-A



高:149mm    直徑:68mm


上週太太說我的作品線條都太過中國了,這週就來變化一下。


 


圖:習作016-20121021-29W-相思造型瓶-A



高:145mm   直徑:63mm


這樣還會中國嗎?


 


圖:習作016-20121021-11B-相思矮梅瓶-A



高:66mm    直徑:80mm


由於造型花瓶,並不需要車瓶蓋,就可以節省一小段的木料。


那麼,剩下一小節不上不下的,因為梅瓶車的順手,就隨手車個矮矮的梅瓶吧!


這個小瓶子,花紋真是特殊。在瓶肚上形成三個橢圓紋,彷彿是陶藝家的刻意裝飾。


當晚收工,不小心被小姨丈看到,當然就被索走了。為了留下那漂亮的花紋,特商量等拍完照再奉上囉!


 


 


圖:習作016-20121021-14B-相思矮梅瓶-A



高:56mm     直徑:76mm


唯一的一個矮梅被索走了,隔天週日,趕快再依樣車一個。以備未來車製的樣本。


可是天然的木花紋,是可遇不可求的。


 


圖:習作016-20121021-38W-花梨印泥盒-A



高:36mm   直徑:77mm


小兒子送嗩吶老師一個花梨木圓盒,當然自己也是要一個的。就再車一個囉!


越車是越順暢了。不過,好像還是有點盲點沒注意到。口緣的厚薄,好像會影響耐用的程度。


兒子收到銅鑼燒小圓盒,好高興!


 


4 則留言:

  1. 您的瓶子造型真漂亮
    讚!!

    [版主回覆11/06/2012 11:01:45]謝謝您的讚賞!
    也到您的 Blog 去參觀了,您的陶藝雕塑功力也是非凡的。而且風格上,更是濃濃的中國味。真是不簡單!
    我又有滿滿的動力了!感恩喲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越車越順手囉.辛苦的練習 就會有甜美的果實..
    [版主回覆11/06/2012 11:23:14]因為當作是玩耍,所以心情上是愉快的,不辛苦。
    只是每週都在車床前站兩天,腿酸腰痛就免不了的了。尤其玩相思木才發現,要將原木段粗車取出可用的心材,還真是累人的活兒!不像單純車花瓶那麼好玩!
    不過,在把玩作品時的那種成就感和滿足感,還真是令人非常快樂的。

    回覆刪除
  3. 熟能生巧 巧入神技喔~~~
    [版主回覆11/06/2012 11:39:29]厚厚...,能得 " 神技" 二字的讚美,任誰都會感到無限光榮,樂上雲霄的吧!
    不過,我還是在地面上走走玩玩就好,免得從雲端摔下來,就慘哩!
    我來自於亂舞藝場,有國寶老師,和金頭腦教助。超完美的夢幻組合。我不得不努力!繼續加油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曲線越來越順暢!
    瓶子我都把它拆成瓶口、瓶頸、瓶腹及瓶座等四個部份來看待,排列組合各部位的比例長度,瓶子的外觀可以說是千變萬化,但無論怎麼調比例,我覺得最重要是各部位連接的順暢度,可否如林老師所說的一筆畫,以刀代筆,有圓滑連接的部位要通順,有交接的線條要清楚,這些作品看來都已俱備,加油!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11/08/2012 09:29:19]嗯,學長的造型設計,還這麼的有條理。真佩服,這招得學起來。
    我都是大方向有了,再僅憑感覺在走。何況所得來的作品都好像是”刀口餘生”似的。刀子彈到哪,造型就變到哪,半點由不得我啊!車刀才是主人,我只是拿刀的待從罷了。呵呵…,再努力。
    “通順”&”清楚”,每當在欣賞老師的作品時,都能感受到這兩個特色。也是我得努力的方向。謝謝學長的心得傳授與鼓勵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