時間-2014/06
一、修復前觀察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03-損壞的中繼_tn
1、損壞處:
A、此把次中嗩有製作章記,是為吳氏嗩吶。
B、次中嗩有中繼設計,此次的損壞就在於中繼斷裂。
C、嗩吶本體內外皆上漆塗裝,只能從斷裂處確定其為木製無誤,至於是何木料,未可知。
D、中繼厚度僅有2.5mm。其上又包覆一層軟木,所以中繼的實際厚度更薄至約1mm。
E、此中繼長約25mm,因為干涉到一個音位,所以鑽了一個音孔,使得結構更為薄弱。
F、此次的斷裂處,由照片可以看出來,就正好在音孔的地方。
2、修復的困難處:
A、原製作,中繼是車製時保留出來的一體結構,修復時則是要將中繼埋進嗩吶上段,如何挖出正確的孔徑,則是最大的困難處。
B、由於沒有工業機械的資源,所以只能純用手工製作,更增困難度。
C、如何改進原來過薄和虛弱的結構設計。將中繼多留些木質部,又在容許的孔徑內,需要非常小心的處理。
D、第一次發現次中嗩的價格非比尋常,更增加心理壓力,須得避免些微的疏失,而無法一次成功。再修,則是對作品的再一次破壞。
二、修復過程
1、雖然心裡有修復的腹案,可是沒有經驗。面對這種不容許失敗的沈重負擔,只好先做個模型來摹擬練習。汲取經驗,修正作業手法。材質是相思木。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04-工法實驗_tn
2、本來以為挖孔是最困難的,動手了之後才知道,孔徑要剛好是中繼的外徑、孔徑要在正中央、中繼要與軸心平行…等等才更需要設法解決的。
3、一切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可行的工序之後,就開始正式動手修復了。
4、先用非洲花梨車製了一個中繼。要預留貼軟木的溝槽,為了增加結構的強度,所以改成窄構槽。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07-車中繼_tn
5、先與下段試合,鬆緊要合宜。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09-中繼試合_tn
6、再將上段殘餘的中繼鋸除掉,然後小心翼翼的挖出中繼埋入孔。邊挖邊試邊校正。也繪製了一張實體圖來做校正的參考。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13-鋸中繼_tn
7、上下管試組確認無誤後,上管就與中繼膠合。膠合劑選用太棒3。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15-中繼膠合_tn
8、確認音孔位置,挖出音孔。再將木質部份內外全部上漆,具有保護作用。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21-二上灰漆_tn
9、裁取一段軟牛皮,貼附在預留的溝槽內,以增加中繼的密合度。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24-貼皮_tn
10、由於原盒上蓋的邊框已經解體,難以補強復原。雖然勉強可以蓋合,卻總覺得零零落落的不甚雅觀。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25-外盒損壞_tn
11、選用松木原木板為材,以鳩尾榫結構,來製作邊框。強度應該比原來的強多了。邊框裝好,內外裝復原,釘上鏈釦,即完成。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28-外盒採鳩尾榫_tn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29-外盒完成_tn
12、外盒的提把也不見了,為了小孩團員能夠方便攜帶,還是設法自製一個提把裝上吧!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32-重建提把_tn
三、完成
圖:修劉老師次中嗩-35-完成圖_tn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