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修過程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17-維修前覆手取下-A
1、先從桐面入手,將受損的覆手取下。因為經過太多次的更換調整,黏附的桐面基座已經是嚴重的損傷。斷裂的這一塊覆手,是使用木粉加快乾膠。附著力是很強,但是要敲離這殘敗的覆手,難免也是一種傷害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3-01-去漆琴肩-A.jpg
2、將所有不牢靠的漆都去除掉,有可疑的漆斷,也一併挖開觀察。共計有,桶身的肩部有舊傷、底部有裂開、琴頸掉漆凹損、週身細碎起泡掉漆、曲項與鳳尾接合也掉漆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1-02-肩傷原作有補丁-A.jpg
3、將肩部的漆去除後,發現,已經存在了一塊補丁,不知是原作者,還是後修者所為?不過再細看原作者上了一層紅漆做底漆,而補丁上也有紅漆殘留,可見,是原作者所補的機率較大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6-04-假箍籐去除-A.jpg
4、將汽車補土的假箍籐去除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1-03-天牌與鳳嘴取下-A.jpg
5、將天牌與鳳嘴分離,由於天牌螺鈿黏著還相當牢固,費了好一番工夫,還是崩壞了一個角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1-07-曲項鳳尾拆解-A.jpg
6、將修復重點的曲項與鳳尾拆解開來,細看斷裂的兩個面,雖然還算是整齊,但是感覺上好像表面附著一層物質,越看越像是被後人注入快乾膠的感覺。如果猜測無誤的話,順帶可證明,這個情況下,快乾膠是無法對抗四條絃的張力的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 0526-02-八駿取下-A.jpg
7、原來的八駿用的是塑料,趁著此次的維修,打算將它換成黃牛角的材質。所以先將八駿分離取下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8-01-曲項重新膠合-A
8、先將曲項膠合,但是斷裂面似乎已經被人灌進快乾膠,致使太棒膠無法膠合牢固的問題。於是重新膠合前,先將斷裂面清除乾淨,露出木質面來,再次膠合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530-01-木栓膠合-A
9、隔兩天待膠乾後,再膠合相思木栓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8-02-箍籐-A
10、取藤皮一段,利用牛皮膠與竹籤,做箍籐的工序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601-01-肩傷補木灰-A
11、桶身肩部、底部的裂傷先用漆與灰膠合填補。待乾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606-01-牛角八駿備料-A
12、裁切黃牛角板,預備製做八駿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609-02-八駿天牌鳳尾膠合-A
13、鳳尾、天牌、八駿一次膠合,使用牛皮膠做膠合。兩天待乾後,做修整。
圖:陶性維修-20130623-03-新做的覆手-A
14、原覆手已經斷裂無法修復,只好挑了一塊漂亮深色的緬甸花梨木,重新再製作一塊覆手貼上。膠合媒介使用牛皮膠。
看來修琴很繁瑣,要很細心及超人的耐心!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7/10/2013 23:27:53]平常在修琴的時候,都不會想那麼多,就一步一步悶著頭做。見招拆招。時間一長了,終究是可以完成的。
如今把它做成記錄,竟然才發現,還真是繁瑣喔! 好在琴主並沒有強力要求重新以生漆打底髹塗。否則,可能還得多花兩倍的時間和精神。
如果是好琴的話,辛苦也是值得的。
說真的,看著自己完成的新作,或是修好的舊琴,也常常很佩服自己的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