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:習作026-20121223-01-松木心罐合照-A
承續先前樟木心罐的車製,再來專練心罐。
圖:習作025-20121222-烏心石心罐01-03-A
直徑:63.2mm高度:55mm
這塊木料是像年糕色的烏心石。木料不大所以只能車個小罐,但也還算是小巧可愛。蓋子木料用的是緬甸花梨。
圖:習作025-20121222-烏心石心罐01-05-A
烏心石的本質,細緻而不剛硬,湊刀性甚佳,很好車製。所以可以將罐壁細細的車到很薄。
圖:習作025-20121222-烏心石心罐02-01-A
直徑:61.2mm 高度:53.7mm
這個罐蓋並沒有車緣,類似 “塞子” 的樣式,也算是另種趣味。
圖:習作026-20121223-02-松木心罐01-01-A
直徑:84.7mm 高度:69.4mm
練習了烏心石,再用普通的松木來練習。松木就鬆軟多了,更好車,但是細緻度比起烏心石就差些了。
圖:習作026-20121223-07-松木心罐02-02-A
直徑:84.3mm 高度:71mm
這個的蓋子,用的是相思木。
圖:習作026-20121223-10-松木心罐03-00-A
直徑:85.5mm高度:82.6mm
這個蓋子有一個很特殊的地方,發現了沒?
就是沒有 “鈕” 的設計。整個就是凹陷的型。
圖:習作026-20121223-14-松木心罐04-00-A
直徑:84.6mm高度:67.5mm
這個罐,加了個口緣。底部設了圈足。
圖:習作026-20121223-18-松木心罐05-00-A
直徑:86mm高度:54.4mm
這個罐就車成平頂,卻仍是圓弧的線條。
圖:習作026-20121223-23-松木心罐05-06-A.jpg
這種松木,要車薄,也是沒問題的。
圖:習作026-20121223-24-松木心罐06-00-A.jpg
直徑:84.8mm高度:56.9mm
另一個平頂的心罐。
綜合而言,松木鬆軟好車,木紋大氣而明顯,配上相思木沉穩的黑褐色。算是不錯的搭配。
車工真細緻,挖空內心好漂亮。請問挖空心都用什麼車刀?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3/11/2013 23:35:02]謝謝鼓勵喔!
我用來挖空的車刀, 是參考老師所用的, 再邊車邊試磨改良. 目前的刀型是彎月形的, 而材料用的是厚些的鐵工銼刀. 和西式所謂的 "碗鑿" 是不同的. 不過, 老師一直強調不讚成我們用銼刀亂磨來用, 是具有相當的危險性的.
我的使用經驗, 也的確如此, 在此還是得提醒你這一點.
挖空的技術和工具, 是門很大的學問, 網路上的西洋玩家們更是各盡奇招, 您可以到 Youtube 上參考他們的影片資料, 我目前也還在實驗學習中.
歡迎常來坐坐, 交流交流.
瓶子內都有挖空耶! 外型更多變化了!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3/11/2013 23:44:35]我現在還蠻喜歡玩挖空的作品. 感覺除了外型 " 看水" 的之外, 還能有點實際點的效用.
拿廉價的松木來玩, 沒有壓力, 我就愛亂車. 東削西剪的, 就像手拉坯一樣的好玩. 很迷人的!
挖空很花時間,用心作心罐,讚!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3/12/2013 00:04:40]古有明訓: 外表要顧, 內才也不可免! 這話是誰說的?
不管了, 我覺得多花點時間, 是值得的. 讓作品另外帶有實用性, 也可以練習一下, 最弱的挖孔刀功. 先實驗看看, 再來改進刀形.
六角板手, 學長開磨了嗎? 我到今天, 都還空想不出合適的磨法!
好~做的真好~有感受你對作品的堅持!!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3/13/2013 19:08:35]謝謝 Mickey 的欣賞,
浮塵沒甚麼創意,就只能呆呆的反覆練功囉!
挖洞才是真功夫.加油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3/14/2013 23:51:14]說起這個挖洞, 還真令人又愛又怕.
不止力頭愛霸, 心臟還要夠大顆, 心眼卻要夠小孔.
挖得越深, 刀尖傳來的回饋就越大, 還真怕下一秒會斷刀呢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