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

子希子謙參加2013器樂大賽

為子希子謙設定階段性目標,既可增加學習的動力,也可以和同儕同場交流,增加舞台的經驗。怎麼看都是值得的!


全國學生音樂賽事,彈撥與吹管類,都是交替舉行的,也就是說,只能每兩年參加一次。去年子希參加彈撥組,子謙輪空,於是就設定每年都有的全國器樂大賽為目標。


 


圖:2013器樂-01-場地-A



今年的比賽在新北市三重高中舉行。所有賽程都集中在週六與週日,所以行程頗為緊湊。


 


圖:2013器樂-08-朱子謙-02-A



子謙學習的嗩吶樂器,原本就是較為冷門的樂器,參賽的人數,歷來都不多。今年參加的少年組,一共也才 12 位的參賽者。而且這場器樂賽的特色是不分 A B 組的,即音樂班與非音樂班的學生,是一起考的。


這對子謙這種非音樂班的學生,更是嚴峻的考驗。何況子謙是國一生,是本組最低年級的。老師說,許多考生都已是考場上的常客了。初生之犢不畏虎,就這樣上場了。


 


指定曲:我是一個兵


自選曲:紅旗渠上紅旗揚


 


圖:2013器樂-08-朱子謙-04-A



說到這個指定曲 "我是一個兵",子謙的嗩吶老師,竟然在台灣的書店怎麼也尋不到譜子。真有那麼冷門嗎?比賽現場,有一位家長也有相同的遭遇。


這真是令人無言啊!


嗩吶老師不屈不撓的,在比賽前兩週,才拿到譜。立刻利用一堂課將整曲走一遍,第二堂課驗收。共只練習兩週(由於嗩吶的聲音太響亮了,所以每天能練的時段,大概就僅有四十分鐘),也真難為了子謙。


雖然有點小差錯,也還是從容的把它演奏完。


公佈成績時,看得出子謙的失落,也才知道子謙的自我期許是很高的。


不過,人數雖少,卻個個是高手的陣扙中能得第五名,分數優等,也算是不錯的成績了。重要的是,不要失了前進的動力和樂趣才好。撥電話向老師報告成績時,也得到老師的肯定。至此,笑容才又回到臉上了。


 


隔了一週,我們又跑了一趟三重高中,原來,子希的彈撥組賽事,是安排在不同週的。


通知單載明報到時間為 09:15 ,一早出門,想說路線已熟悉,到達報到處時是 09:05 。但是到了選手休息室時,竟然發現,已經過號了。整個傻眼啊!


甚麼都不想,急忙讓子希去換裝。再去詢問工作人員,過號是事實,補救之方是,臨時再安插在後續出場的順序中。


一邊等待,一邊調音。手指也還來不及暖手,就進考場了。


 


指定曲:倒垂簾


自選曲:怒


 


圖:2013器樂-09-朱子希-01-A



一波未平,一波再起。每組進場是五個人,由於是過號安插的,所以是五位中的第一個,臨上台前計分工作人員才通知,由樂曲的反覆彈起。這種突如其來的抽考,零反應時間,如果不是很鎮定的人,還真的是會腦筋打結的。


虧得女兒還能順利接下這一招。不過,表現難免是受些影響了。


 


圖:2013器樂-09-朱子希-02-A



自選曲部份,子希則是很有信心,但是看看其他的考生,卻也都不是泛泛之輩,A組的競爭果然是相當激烈的。


兩分半的時間,子希還覺得意猶未盡,最拿手的慢板正要開始就響鈴了。殘念!


 


圖:2013器樂-09-朱子希-00-A



由於參賽者多,所以分成初賽與決賽。子希這場初賽在 43 位參賽者中,排第 26 位。沒能進決賽。雖然成績不是很良好,不過正如老師所說的,也算是學得一種經驗吧!


 


以家長的身分,縱觀整個賽事的籌劃。實在是乏善可陳,對於參賽者太不貼心了,辦活動彷彿是完全的生手一般,真令人無所是從。


 


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

陶性維修記事-(下)





經過一連串繁複的整修工序,終於是將陶性恢復了健康的狀態。

上絃試彈,撐得住絃的拉力,沒問題。發出的聲音也很健康,靈敏而文雅,有老音,是一張不錯的琵琶。



接著下來,要做的就是上漆的工序了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623-01-補灰漆-A


15、用生漆調木灰加細鹿角灰,仔細的將凹陷、脫漆、縫隙都填補平整。但是,陶性原有的補土與化學漆,並沒有去除掉,所以新漆是建立在舊漆上的,其耐久性就得看原漆的耐久性了。這是此次整修工程唯一遺憾的地方。不過,這是屬於次要的,也非必要的裝飾性工序。即使以後有機會再做整隻琶的重髹,也是可以的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623-04-嚴重的甲傷擦薄漆-A


16、一般而言,桐面是忌諱上油上漆的,為的是要讓面板能持續的聲音發散和材質老化。可是,這張梧桐面板已經甲傷嚴重,下陷約 3mm ~ 4mm,感覺都快打穿了。裸露出來的纖維斷面,又容易吸濕著垢發霉。不得已,只好用樟腦油將生漆調成極薄,然後擦塗在裸露的面板上,為的是減緩桐面的敗壞。

後來的觀察,原先甲傷的地方,總覺得濕濕潤潤的,似乎附著一層霉垢一般。而今,摸起來就乾爽多了。樟腦油也大致揮發,已聞不出味道來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623-05-原琶銘似有貼金箔-A


17、原琶琴銘的填金,用的是化學金漆。原先也可不用重寫,但是,原修琴者填漆後沒等漆乾即立了起來,以致漆汁流出好幾道金漆痕來。所以決定整理後重填金漆。

去除原填金後,發現有點意思的蛛絲馬跡。化學金漆的底層,竟然有發現一些相當金亮的殘跡。我懷疑,在化學金漆之前,琴銘是用貼金箔的工法製作的。如上圖中豎心旁的第一筆豎點,不曉得看不看得出來?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703-02-桶身底部補灰漆-A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703-03-曲項補灰漆-A


18、將刮除的琶銘處、琶底、曲項的補灰處,都先髹上生漆固木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708-03-面漆&琶銘描金-A


19、整體髹過三遍面漆後,將琶銘描金。說的是兩句話,做起來卻是許許多多個晚上,再加上一次又一次的等待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722-12-完成正背面合照-A


20、最後,再經過推光澤漆。就算完成了陶性的修復。從五月到七月又多十天。呵呵。。。就算是消磨炎炎夏夜吧!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722-13-新舊琶銘對照-A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722-14-新舊琶章對照-A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722-15-新舊八駿對照-A


新舊之間,是否有改善呢!

2013年7月9日 星期二

陶性維修記事-(中)

維修過程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17-維修前覆手取下-A


1、先從桐面入手,將受損的覆手取下。因為經過太多次的更換調整,黏附的桐面基座已經是嚴重的損傷。斷裂的這一塊覆手,是使用木粉加快乾膠。附著力是很強,但是要敲離這殘敗的覆手,難免也是一種傷害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3-01-去漆琴肩-A.jpg


2、將所有不牢靠的漆都去除掉,有可疑的漆斷,也一併挖開觀察。共計有,桶身的肩部有舊傷、底部有裂開、琴頸掉漆凹損、週身細碎起泡掉漆、曲項與鳳尾接合也掉漆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1-02-肩傷原作有補丁-A.jpg



3、將肩部的漆去除後,發現,已經存在了一塊補丁,不知是原作者,還是後修者所為?不過再細看原作者上了一層紅漆做底漆,而補丁上也有紅漆殘留,可見,是原作者所補的機率較大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6-04-假箍籐去除-A.jpg



4、將汽車補土的假箍籐去除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1-03-天牌與鳳嘴取下-A.jpg



5、將天牌與鳳嘴分離,由於天牌螺鈿黏著還相當牢固,費了好一番工夫,還是崩壞了一個角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1-07-曲項鳳尾拆解-A.jpg



6、將修復重點的曲項與鳳尾拆解開來,細看斷裂的兩個面,雖然還算是整齊,但是感覺上好像表面附著一層物質,越看越像是被後人注入快乾膠的感覺。如果猜測無誤的話,順帶可證明,這個情況下,快乾膠是無法對抗四條絃的張力的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 0526-02-駿取下-A.jpg



7、原來的八駿用的是塑料,趁著此次的維修,打算將它換成黃牛角的材質。所以先將八駿分離取下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8-01-曲項重新膠合-A



8、先將曲項膠合,但是斷裂面似乎已經被人灌進快乾膠,致使太棒膠無法膠合牢固的問題。於是重新膠合前,先將斷裂面清除乾淨,露出木質面來,再次膠合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30-01-木栓膠合-A



9、隔兩天待膠乾後,再膠合相思木栓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28-02-箍籐-A



10、取藤皮一段,利用牛皮膠與竹籤,做箍籐的工序。

  

圖:陶性維修-20130601-01-肩傷補木灰-A



11、桶身肩部、底部的裂傷先用漆與灰膠合填補。待乾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606-01-牛角八駿備料-A



12、裁切黃牛角板,預備製做八駿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609-02-八駿天牌鳳尾膠合-A



13、鳳尾、天牌、八駿一次膠合,使用牛皮膠做膠合。兩天待乾後,做修整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623-03-新做的覆手-A



14、原覆手已經斷裂無法修復,只好挑了一塊漂亮深色的緬甸花梨木,重新再製作一塊覆手貼上。膠合媒介使用牛皮膠。



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

陶性維修記事-(上)

前言: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03-維修前桶背-A


這把琵琶也是在我剛進華聲南樂社時,就已經在社團裡的老琶了,當年距今又過二十年矣!現在的琶主人,是蕭志恆兄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01-維修前正背面照-A


前年,志恆兄將陶性攜來我處,要我找時間將陶性整理整理。不急。

可是這個"不急"就讓我拖延了兩年。

今年第二季,連續修了幾把琵琶,索性連"陶性"也一起作業吧!因為志恆兄答應可不用生漆重髹,感覺短時間還做得來。若是要動生漆重新髹漆,那可非得大半年不可。

陶性的琶銘,取得還頗有意涵。耹印毋忘抱負更是趣味盎然,抱負可用作名詞,也可用作動詞。





檢視: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04-維修前曲項斷裂-A


、一樣的在曲項的地方,斷裂了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05-維修前肩裂-A


2、肩部的漆已斷開,依經驗判斷,桶身肩部應該也是有開裂了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09-維修前四相正-A


3、鳳尾整組大致上是完整的。

三才是白珍珠貝,也是完整。

四相鑲覆玳瑁皮,除了子絃絃路上有形成溝槽外,也算是完整。

八駿則是用塑料貼附。

九品也是用玳瑁皮。

箍籐則是用汽車補土堆成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12-維修前桐面-A


4、桐面的面板年代相當老,桐面的甲傷深陷。感覺都快要打穿了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16-維修前八駿頸傷-A


5、琴頸的部份竟然因為長期的把握,使漆與木料均出現腐蝕的現象。這是我從來沒遇見過的。使用年代太老嗎?還是使用者的特殊情況?不得而知也。但是用塑料做八駿,我想上一次的整修年代,好像也不會太老。



圖:陶性維修-20130512-13-維修前覆手斷裂-01-A


6、陶性的覆手用料類似殼斗科的"赤柯",可惜從最弱的絃眼處開裂了。覆手從中段整個裂斷,那就無法挽救了。唯有重新製作一個,方能解決這個問題。







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

南陽台的七里香

六月下旬,吹來的風都是火熱的,使人鬱悶非常。


 


僅有深夜到清晨間才能稍減暑氣。尤其是五樓的南面書房,南來的夜風,還頗有一份清涼意。伴隨著陽台上一棵盛開的七里香,竟讓三四十坪大的房間,都充滿著濃郁的花香氣。


 


兒女們都說香得快受不了了。可是我卻深深跌入一種懷舊的情愫中。


 


四十年前,還是學生的時期。難免要在考前夜讀,樓上的曇花總會在深夜飄來相伴。寂靜的夜裡,讓人沉靜而迷戀。


 


圖:20130626-陽台上的七里香-03-A.jpg



陽台上的這棵七里香,是兩年前的古道健走時採擷的種子。一共培出了十幾棵苗來,就屬這一棵長得最好。於是將它留在南向的陽台上,冬暖夏涼,也較無風害。果然是長得相當高又茂盛。


 


圖:20130626-陽台上的七里香-04-A.jpg



密集叢生的小白花,一起盛開,卻也一起凋謝!大約僅三天的週期,卻是如此的全力而熱情


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

飛鵬維修記事

前言:



圖:20060707-飛鵬出讓前回顧-01-A.JPG


1飛鵬是我收藏的第一把南管琵琶。當年到台北華聲南樂社跟吳昆仁老師與江月雲老師學南管時,就被南管琵琶玲瓏有緻的形態所吸引而著迷。某一天,趁著老師興緻不錯的時候,向老師表達想收藏一把好琶的願望。老師想了想,終於是答應了。說會幫我找一把上品的好琶。

2幾週後,老師拿出了飛鵬,問我喜不喜歡?

3、製作年代不知何時,是有一些老,但是被照顧得相當的好,桐面沒有任何的損傷(連最常見的甲傷都沒有)。漆面雖是化學漆,但是平整晶亮,不凡的漆工。

4、製作工藝更是上乘與用心。四相八駿九品用玳瑁,三才用青鮑貝拼花,琶銘用白珍珠貝,箍籐確實用籐皮,絃軫用毛柿木,做工規規矩矩。

5、琶銘印章白珍珠貝,屬名 劉文和作。此姓名,不知是原斫琶者,抑或是琶主人屬工所製。若是斫製者,也不知是何許人,專職斫琶人,抑或是絃友自斫?一切都未可知。只是我尚未見過有相似工法的南琶。絃友自斫的成份較大。

6、桐面完整厚實,天尺結構未見鬆脫,琶音強健,不爆不燥,具有成為好琶的良好基礎,當時也確實稍具老音。

7、後來陸續又收藏了幾支琵琶,而且也嚐試了斫琶,所以家裡並不缺琵琶。剛好華聲南樂社有絃友尋求好琶,因緣際會,就將飛鵬讓給台北的 黃玲雅 女士收藏了。

8、當我將樂殿樓修好後,卻傳來飛鵬在新主人的手上,斷曲項了。真是令人震憾的消息。認知中,飛鵬是有很強健的體魄的,怎會有現在就斷頸的可能!



檢視:

1、送回樂殿樓時也交換回來受傷的飛鵬。終於可以仔細的審視飛鵬的傷勢,也看看久違了的飛鵬。幾年不見,竟已有點滄桑之感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11-02-曲項斷裂-A.JPG


2、曲項的斷法與樂殿樓相同,但是琶頸留下的木料更薄些,木料尚稱強健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12-01-斷裂面-A.JPG


3、仔細看斷面木紋,白皙有亮澤,並非老朽之貌,符合我一直以來的認知。

4、後頸部有三四道淺撞傷。

5、琶銘右側的漆面起泡。

6、鳳嘴右側脫膠。

7、桐面稍見甲傷。



維修程序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12-04-取下鳳嘴-A.JPG


1、將受傷的部件做分解,青鮑天牌取下、曲項取下、鳳嘴分離。殘留的舊膠痕清除乾淨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12-05-曲項試組-A.JPG


2、再將各部件試組,確保各部位的正確位置與密合度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12-07-加壓固定-A.JPG


3、上太棒膠,加壓固定。靜候三天,確保膠能完全乾透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21-01-木栓引孔-A.jpg


4、這次的引孔,我選擇 8m m 的鑽頭。著眼點是,琴頸部份的殘留部份較薄,而木材的纖維較強健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21-03-車相思木栓-A


5、木栓還是用我最愛的相思木,8mm,與引孔輕鬆密合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21-06-木栓整平-A


6、木栓的膠合,使用的是太棒膠。完全乾燥後,切斷整平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21-07-裂痕處除漆-A


7、曲項膠合後,上漆前得先將破裂的原漆剔出一道缺口,方便修補灰漆時的附著力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21-09-琴頸有輕傷-A.jpg


在琴頸部,發現了四道大小型式統一規則的撞傷。這原因或許是琴主有某種特殊的使用習慣使然,「引繩而絕之,其絕必有處」,不免令人懷疑,這次的斷頸,是否根源於此?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530-01-天牌鳳嘴膠合固定-A.jpg


8、木栓處理好後,即用牛皮膠,蓋上天牌和鳳嘴。再用繩索綑綁加壓,候乾,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603-01-曲項再補灰漆-A.jpg


9、將琴頸破損處,用生漆調灰填補。到這一步已是粗中細,第三道的灰漆了。等到它完全乾燥後,即可打磨堆光修飾了。
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622-01-曲項灰漆完成-A.JPG


10、等了一週才有時間細磨和推光,也剛好可以讓灰漆乾燥較充份些。

11、上絃試試,承受得住沒問題。再來就得琶主人的愛護和時間的考驗了。



圖:飛鵬維修-20130622-03-完成圖背面-A.JPG


在把琴送回新主人手上前,再照一張留念。真是一把工藝水平很高的琵琶,希望以後的琶主人,都能欣賞到飛鵬的美,而更寶愛之。



< 完結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