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9日 星期一

浮塵學車軹-209-烏碗梨盒相思瓶

圖:習作014-20121011-01-烏心石小碗-A



高:39mm  直徑:98mm  厚度:6.4mm


記得之前在亂舞藝場和灰仔學長一起學藝時,很羨慕學長在學車碗的刀法。心想,哪個時候我也可以拿車刀親自車個碗?


自從九月跟 林 老師學了板料的車法之後,車碗,好像是可以做得到的事。於是取了塊老烏心石的板料,試車了這個小碗。


這塊烏心石真是不錯車,韌而不死硬,紋理細緻,色澤沉而雅。正自得意間,太太冷不防的下了個評語:


可能是你在故宮待過,你的線條都太過中國了!


咦!我怎麼都沒想過,只覺得這樣的線條最順眼,不自覺的就被自己給定了型。


下回改改看。


 


圖:習作014-20121011-07-花梨圓盒-A



小兒子子謙有一日跟我提到,他的嗩吶老師是用木盒子來裝嗩子的,希望我能車個木盒子送老師。


於是,就用緬甸花梨的地板料來車,只是厚度不足,只好用兩塊拼合的方式,上下兩半就得備料四片。


思考著,怎樣的工序,才能保留最大的厚度。終究還是給我留下最大厚度了。自我高興中。


很愛這塊緬甸花梨木料,作業時總有股濃厚的香味,不知該如何形容。木紋色彩也頗有可觀性,打磨後具有光澤,車成印泥盒樣式,拿在手上的手感厚實飽滿,令人喜愛。只是有針頭大的氣孔,而木質也較硬脆些。


 


圖:習作014-20121014-08-相思梅瓶-A



高:168mm  直徑:79mm


看著到手的相思木,因為感覺已充份的乾燥了,所以躍躍欲試,急著想感受一下硬韌的車刀手感。


還是以最熟悉的梅瓶,做目標物。


先截一段約 二十公分 的木段,找到心材的中心點。架上車床,先將受蛀蝕的白標車掉。竟然還能看到白色的蛀蟲,約有 15m m 長,頭好壯壯的。這下有點緊張了,得找時間把所有受蛀的白標先清掉,然後燒掉,以免留下蟲卵,形成災害。不過,這麼多支的木料,一時還真是處理不完呢!盡力囉!


 


車相思木的整體感覺是,如果是銳利的車刀,則車削有Q度,並不難車。但是容易鈍化掉,當車刀鈍了時,不僅得花死力,而且常會滑刀彈刀,危險又常挫折。


 


可是完成的作品,有著大理石般的花紋。入手又沉甸甸的,很有高級木的手感。也很好盤養,先用水砂紙磨到 #1000。然後用布不斷的擦拭,即可顯現光澤。


 


圖:習作014-20121017-05-相思梅瓶盤養前與後-A



 


可惜,第四天就出現了兩道不算小的裂痕,只得趕快亡羊補牢一番。


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

浮塵學車軹-208-梅花朵朵

圖:習作013-20121007-02-作品合照



 


之前車了重油的紅檜料,真令人愛不釋手。也有朋友索討,於是再取一段來車。一樣是重油。削出來的細木屑,彷彿都會沾黏在車刀上一般。


 


圖:習作013-20121007-10-紅檜小梅瓶-01



高度:55mm    直徑:34mm


 


圖:習作013-20121007-12-紅檜小梅瓶-02



高度:53mm    直徑:33mm


 


圖:習作013-20121007-14-紅檜小梅瓶-03



高度:59mm    直徑:34mm


 


每個瓶蓋都要損失一半以上的料,對這麼重油的木料來說,覺得有點可惜。於是嘗試用花梨木來車瓶蓋。


 


圖:習作013-20121007-08-黃檜梅瓶



高度:78mm    直徑:40mm


這一塊檜木料,是幾年前某一個機緣下,從製材所買到的日據時期倉庫屋樑用料。雖然沒那麼的重油滋,香味也是相當濃郁的。


木料的色澤類似象牙白,水砂紙磨到 #600 後,用化纖布推光,仍然可以出現油亮的光澤。一樣的令人喜愛。


 


這一批的小梅瓶,剛車好,還來不及拍照存檔留念,就被收走了三個。就當作廣結善緣囉!


 


圖:習作013-20121007-05-禮蘭樟木梅瓶



高度:178mm    直徑:104mm


這塊樟木,十餘年前從造橋家的後院檢拾得的。當時沒有鏈鋸,20幾公分的木段,純粹是用手鋸鋸的。辛苦收來,因為沒有剖成板料製成材,就只能堆在陽台上風吹日曬。這回整理陽台才再重新檢視,卻已經腐爛一大半。剩下來的,也已經沒甚麼樟腦味了,只有一股淡淡的清涼感。


 


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

木料收集-003 香格里拉相思木

源起


2012/10/12  晚,朋友來了通緊急電話。告知在造橋香格里拉附近,有農場主人存有許多樟木與相思木。願意 Share 出來。


於是相約隔日即刻前往。


 


經過


好在,前兩週要裁家裡的木段,先向老丈人借了鏈鋸在家。一早出發是沒問題的。


到了主人家,果然有一顆倒伏許久了的樟木,直徑並不是很大,約在 18c m 左右,而且倒伏一段時日,部份已成蟻窩了。只能挑選未蛀未腐的部份,鋸下來利用,其他就讓他回歸土地。


後來主人熱情的指示山坡下有一土堆,內有許多相思木。心裡一陣雀喜,這相思木也是我想嘗試的木種。於是,就改向土堆中翻找。直徑 15~ 18c m 的枝幹,看似不粗,但是相思木的比重頗重,再加上相互交疊,要拖拉出來裁段,也是很費勁的。好在朋友幫忙拿鏈鋸,我 和 太太只要來回扛上車即可。


即便如此,也能讓人腰酸背疼的。出發前,太太就發表聲明,只負責開車,不負責搬木頭。然而看我扛了幾趟,她還是出手幫忙了。真是體貼的太太,公告讚許是一定要的啦!


 


結果


圖:香格里拉相思木-20121013-01



圖:香格里拉相思木-20121013-02



休旅車載不下太多,就先這幾段試車囉!裡面有樟木有相思木。


 


圖:香格里拉相思木-20121013-04



這批相思木應該也堆放在戶外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了,木材算是乾燥,可是白標的邊材,都已被蟲蟻蛀得孔洞連連。還好,白標正是不能留的部份,而相思的心材夠硬夠韌,尚稱完整,用來車花瓶正合適。


 


圖:香格里拉相思木-20121013-06



看這一段就更明顯了。


特此感謝木頭的主人慷慨贈予。


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

浮塵學車軹-207-樟大梅&不規則碗

圖:習作012-20120930-06-作品合照



這些是這週的練習。


不可免的圓珠練習。


也使用高速鋼圓棒,為自己製作了第二把小圓口刀。很漂亮喔!準備兩把小圓口刀,免得正順手時還要跑去磨刀,刀子磨好了,FU都不見了!


懶人作風,還想多備幾把呢!


 


圖:習作012-20120930-07-樟木小碟



高度:3.8cm    直徑:12.3cm


這是備料時裁下來的樟木旁生枝瘤。就來練習不規則碗吧!樟木並不難車,只是車不規則碗緣,手感有很大的不同。還要多車才會習慣。


 


圖:習作012-20120930-10-雜木樹瘤



圖:習作012-20120930-11-雜木瘤小碟



高度:6.2cm    直徑:14cm


這個碗,用的是不知名的雜木瘤車成的。木頭並不硬,不難車。


 


圖:習作012-20120930-17-順成樟木上架



朋友看我在玩車床,送來了三段樟木原木段。


今天興沖沖的就架上床,試玩了。


表面看起來已經乾了一段時間的樣子,實際上削出來的木屑還會噴水。


看起原木段很正很圓,中心點也抓得不錯,可是車床一旋,整台車都快跳起來了。


一切的一切,都沒有想像中那麼的輕鬆愜意。


 


圖:習作012-20120930-23-樟木梅瓶



高度:27cm   直徑:15.1cm


 


值得慶幸的是,這顆樟木特別的香。是樹種的因素,還是新鮮的因素呢?那種濃郁的香氣,即使在空曠風大的工作陽台,依舊是持續的散發香氣。尤其是瓶蓋與瓶內室,正是心材的所在。打開瓶蓋,真是滿室生香,樟香中帶有一股清涼味。頗令人喜愛。


這支梅瓶有 27c m 高。又是我目前的紀錄了。與上週的紅檜小梅瓶做個比較,就知道甚麼是大巫與小巫了。


可能是因為木料未乾吧!剛車好沒多久,頸部就放射狀的出現細紋的裂痕,趕緊用快乾膠填補。


 


圖:習作012-20120930-26-樟木梅瓶帶墨綠色光采.JPG



瓶蓋與瓶口處,剛好是木心的所在。不止有深褐色的心髓,心材的週圍,竟然出現墨綠色的光采。又是這支梅瓶的一大特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