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6日 星期日

浮塵學車軹-216-貝殼盒與握棒

圖:習作019-20121122-20-貝盒與握棒合照-A



有位南管的朋友,事親至孝。想要浮塵車一支大小適中的香木棒,好讓其中風多年的父親握在手上,以免日漸僵硬而越握越緊。


 


圓木棒,對於車床來說,一點兒也不困難。於是就滿口答應下來了。


 


圖:習作019-20121122-02-龍柏方木-A



找來找去,發現了這一支小角料,大小真合適。木料為龍柏,也符合香木的條件。


還沒車過龍柏木,初看那麼多的節點,感覺應該不太容易應付。


結果車了才知道,那些節點一點兒也不妨礙車刀的行進。整體的手感和車檜木差不多。


 


圖:習作019-20121122-05-龍柏握棒-A



沒甚麼困難度,當然就來練平口刀囉!表面只過平口刀,沒用砂紙。在兩端還是留下了些刀痕。


玩這麼久了,這平口刀拿起來,依舊是有些怕怕的。不禁想起老師拿平刀口的那種自在瀟灑,實在是令人望塵莫及的功力。


 


圖:習作019-20121122-07-紅檜老料-A



握棒一支好像不夠,沒得替換。再翻舊料堆,發現這一段小角料也蠻合適的,還記得這是老家二樓拆下的窗框。


 


圖:習作019-20121122-22-紅檜握棒方頭-A



車了方知,重油的程度,並不輸給之前的舊桌腳料。雖然還不至於如小當家說的會滴油,但是木頭表面摸起來就是黏黏的不乾爽。檜木香,就不在話下了。


一樣是練平口刀法。


 


圖:習作019-20121122-11-巴西紫檀-A



幾年前,在一家廢棄工廠前撿到一塊木板,手感還頗沉的,想用手鉋把它整平,但是業餘的功力不足,費力又越整越不平。就一直堆放在工作室一角,今天瞄到了它,覺得拿來練車盒子還蠻合適的。


就一長條切成六正方囉!


 


圖:習作019-20121122-12-巴西紫檀貝盒-A



直徑:94.3mm    高度:34.5mm


原先也不知是甚麼料,車了之後,從木色木紋氣味手感各方面,覺得跟市場上稱的巴西紫檀地板料有 95% 的相似度。於是辜且就稱它為巴西紫檀吧!


 


看這顏色深褐木紋內斂肌理細緻有光澤。是很令人喜愛的木料。


 


造型上參考了 Woodturning Projects 一書中的貝殼盒造型。特點是,兩側中間的口緣外翻。盒子若是車得密合時,外翻的口緣較容易開啟。


 


圖:習作020-20121125-03-巴西紫檀貝盒02-A



直徑:93.5mm    高度:34mm


同樣是巴西紫檀,有木料,就再多練習一個貝殼盒。


 


圖:習作020-20121125-07-巴西紫檀銅鑼燒盒-A



直徑:94.5mm    高度:33.1mm


剩下的兩片巴西紫檀料,就車成銅鑼燒盒,看看效果如何?一樣的令人喜愛。


 


圖:習作020-20121125-01-巴西紫檀貝盒合照-A



將巴西紫檀的三件作品來個合照吧!做個紀念。


 


 


2012年12月11日 星期二

浮塵學車軹-215-圓果盤

圖:習作022-20121209- 11-乾果盤-A.jpg



大妹夫婦,胼手胝足的辛勤努力,近日添購新屋,擇吉日入厝,相邀浮塵一家走動人氣。


於是車製一面乾果盤為禮,以為祝賀之意。


 


直徑:295mm     高度:36mm


材料:市場稱非洲花梨木


 


圖:習作022-20121209- 01-乾果盤-A.jpg



原本屬意內圓外方的造型。102型的車床也調好了工作位置。


可惜的是,雖然工作物取了正中心固定好,當旋轉起來後,整個離心力的甩動,車床還是抖得相當利害,無法順利進行。


 


 


圖:習作022-20121209- 05-乾果盤-A.jpg



無奈之餘,只好改變造型,裁切掉四個角,圓型粗坯就穩多了。


 


圖:習作022-20121209- 06-乾果盤-A.jpg



這個圈足留得稍薄弱,致使夾頭外擴時,還是撐破,整個工件甩到地上,幸好沒打到人身。


不過,重新固定,再修正,就多花了一遍的工夫。


所以每個工序,都得考慮週詳,工作起來才會順暢。


 


圖:習作022-20121209- 10-乾果盤-A.jpg



盤底車製磨砂完成後,反過來用夾頭夾圈足固定好,再挖車盤內面。車刀要保持鋒利,車起來才能省力又平整。


圖:習作022-20121209- 13-乾果盤-A.jpg



 


圖:習作022-20121209- 15-乾果盤-A.jpg



這個盤的造型,還是有參考 Woodturning Projects 一書。


 


希望新屋主人會喜歡。


 


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

浮塵學車軹-214-印泥盒的練習

圖:習作018-20121111-01-印泥盒合照-A.jpg



這一週,利用緬甸花梨地板材,來練習車製印泥盒。


 


圖:習作018-20121111-02-印泥盒01-A.jpg



木地板材料規格是固定的。厚度有點不足,所以都得用兩塊拼合。


這一個練習品,上下蓋都有一道白標。車製完成後,卻又顯得是特意安排般的渾然天成。


在外形線條上有點兒 得像是 車輪餅


 


圖:習作018-20121111-08-印泥盒02-A.jpg



這一個作品,帶有不錯的鬼面紋。


 


圖:習作018-20121111-13-印泥盒03-A.jpg



這一個作品,上下蓋的口緣,都採用相思木。想利用相思木硬韌的特性,來增加開合的耐用性。


結果,偏紅的緬甸花梨與暗褐的相思木,竟然意外的搭配,很雅緻。


 


圖:習作018-20121111-16-印泥盒04-A.jpg



這一個作品,就純粹是用相思木板料車成的。因為是舊板料,結果一時失查,竟然沒捨掉白標處,完成後白標硬是留了下來,成了這副模樣。


那兩個小眼睛和嘴巴,不可免的,就是被蛀蟲蛀食的。


 


圖:習作020-20121125-11-修補印泥盒-A.jpg



在練車的過程中,有兩個公榫側的口緣留得小了,母榫側就只能車薄,結果,撐不住夾頭的外擴力道,紛紛繃裂。


 


圖:習作020-20121125-15-印泥盒01-A.jpg



其中有一個擁有相當漂亮的鬼面紋,不完成它,真的很可惜。


經過幾次的改進,終究還是讓我給完成了。


不止木紋漂亮,手感也特好的。


 


圖:習作020-20121125-17-印泥盒01-A.jpg



觀察一下,這一張盒內部的構造,或許就能瞭解我採用的方法。


 


圖:習作020-20121125-18-印泥盒02-A.jpg



有了方法,很快的,另外一個也補車完成。


 


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

子希參加2012 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琵琶個人組苗栗縣初賽

圖:20040429-子希在三灣外公家.JPG



子希在小學五年級時,和弟弟子謙一起參加學校的國樂團,才開始接觸琵琶。玩了兩年,畢業時還不會輪指。


 


因緣際會,甄選上苗栗縣青少年國樂團後,20123月才正式 向琵琶 老 師吳 老師學基礎。一切的基本功,從頭打起。


 


到了暑假吳老師就鼓勵,可以試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,個人琵琶B組。苗栗縣初賽在 12月。


 


圖:子希琵琶獨照-A.jpg



 


子希在琵琶的學習上,的確是很認真,滿滿的熱情,進步的幅度是相當大的。


 


圖:子希琵琶獨照-B.jpg



 


國中的課業不能落下,青少年國樂團也定期團練和演出,玩也不曾少過。還真是忙碌又充實的國二生。


 


2012/12/02 終於到了苗栗縣初賽的日子。地點就在子希的母校小學,有主場優勢。


指定曲:彝族舞曲


自選曲:送我一枝玫瑰花


 


圖:比賽實況[22-24-21].JPG



 


看著子希一步一階段的成長,朝著自己設定的目標,勇敢的去追求。相當令人動容。


 


下午五點回到會場看成績。


 


圖:2012全國音樂比賽苗栗初賽琵琶成績-A.jpg



 


以微小的差距,幸運取得全國決賽的資格。超出預期的結果,頗令人興奮。


 


新的目標出現,看子希又躍躍欲試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