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24日 星期日

竹雕練習-001-書卷茶則


時間:2012/06/24



 


原由:既然磨了兩支斜口刀和三支圓口刀,就很想來試刀。(直接以作品來試)


 


於是找了一段以前做洞簫時切下的剩餘竹材,茶則型式就選書卷型式 (參考知竹通寶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hen1111tw/article?mid=94&prev=121&l=f&fid=17)來練習。


圖:書卷茶則01-20120423-01-桂竹材.JPG




 


只利用一支鋸子,一支斜口刀,兩支手。經過兩個小時完成雛型。當時在找洞簫竹材時,都選擇年份夠老、纖維夠密實的桂竹頭。這一段小小的竹材,就花掉我不少時間,刀子也磨了兩遍。


因為徒手削製,沒有治具,左手被刀尖劃了兩小刀。有時間也要學 陳 老師做個輔助治具,才能省力又安全。


圖:書卷茶則01-20120424-02-平面成型.JPG




 


看看離晚餐還有一段時間,再加工一下,用小圓口練刻紙張邊緣的立體捲曲。


可惜的是,這個捲曲邊的味道不對。下回再設法改進。


圖:書卷茶則01-20120424-05-卷邊成型.JPG




 


最後再砂磨到 #2000 。完成我的試刀。


圖:書卷茶則01-20120424-06-砂光完成.JPG




圖:書卷茶則01-20120424-09-砂光完成.JPG




 


邊做邊想工序,聊天看電視。陳老師說新手得花四個小時,果然就是四個小時。真是神準!


 


借此篇記事,感謝知竹通寶的 陳 老師,無私的提供這麼好的練習素材。


 


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

刀具-101-竹雕斜口刀

時間:2012/06/10


原由:因為上了一堂知竹 通寶陳 老師的竹雕體驗課,頗愛那些自行打造的竹雕刀具。於是興起學治刀具的念頭。


 經過:


因為那天只是體驗課, 陳 老師只讓我們運用了兩種刀具:斜口刀與刮刀。


看那個刀型,讓我聯想起阿生的稼接刀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hel0266sun/article?mid=2774&prev=2872&next=2570&l=f&fid=11)。阿生的稼接刀,流線的造型相當美麗。一直都想仿製一支,只是沒有積極的用途,也沒有認真去找鋼材。如今,有了玩竹雕的因素,就來磨一支玩玩吧。


因為是竹雕的用途,也考慮自己的用刀習慣,先畫了一支刀樣,試試稱不稱手。然後在新買來的高速鋼鋸片上,用鉛筆描出待磨的刀形。


圖:竹雕刀具-20120609-斜口刀-02-模板與鋼板.JPG



 


接著就用砂輪機,拼命的磨,這高速鋼還真是硬啊!但是終究還是給我磨出刀形來。


接著就是開鋒磨利。還真的是不錯削喔!握起來也稱手。全長僅有 135m m


圖:竹雕刀具-20120611-斜口刀-01-完成.JPG



 



後記:


2012/06/12


上週和知竹通寶的 陳 老師約好,要到他在天仁茗茶旁的工作室學磨刀具。不巧的是,今天風雨交加,不過還是依約前往。


到達 陳 老師的工作室,老師一見到我昨天磨的稼接刀,就問我說,怎麼會磨這種刀型。原來, 陳 老師在82年的時候就開始玩這種刀型了。到現在所創新改良的刀型少說也有二十餘種。雲跡師姊有一篇專題介紹陳門磨刀法 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ue02230/article?mid=5027&prev=5075&next=4928) ,裡面有詳盡的介紹。果然看到了這稼接刀的刀型(在最後一張圖的最右側)


昨天所作的竹雕刀,雖然稱手靈巧,但是135mm 總覺得,磨沒幾次,就沒肉了。於是今天決定給它加長30mm 。而且老師說,刀刃的斜度可以再斜一些,會更省力。


依著老師所示範的方法,很快的就完成了另一把斜口刀,編號就給它 No002吧!


圖:竹雕刀具-20120612-斜口刀-01-完成.JPG




另外把剩下的一小塊鋼材,也磨成小圓刮板,不要浪費了好材料。



磨完了斜口刀,再來就是重頭戲,圓口刀了。


還沒看到示範之前,總是想像不到,該如何著手那一道內圓凹槽。可是老師信手捻來,沒五分鐘就完成一支,而且沒有再過砥石,削竹卻如畫豆腐般。


跟著老師的腳步與手法,不到二十分鐘,我也大致上的磨了出來。


圖:竹雕刀具-20120612-圓口刀-01-完成.JPG


 


聽說這種高速鋼刀具,磨一次可用很久,那麼,我能有多少的練習機會呢?


不然就沒事多磨一些別種刀型吧,用得著就有,用不到就當藝術品!看著也高興。




2012年6月9日 星期六

銅印試作-101

時間:2012/05/19


原由:同窗至交委託聯誼會的信物一枚


 


經過:


 


一、因為要求印面較大,石章的話又容易崩壞,用澎湖紋石的話,篆刻刀又刻不動。於是想到手上有龍柏木,可以來試試。


 


圖:龍柏印章-20120519-19-手鋸取材.JPG



 


圖:龍柏印章-20120519-14-外觀.JPG



 


看似頗理想的,香氣又濃,可惜的是,七八年前眼睛老花後,篆刀也生疏了。竟然刻不完這個木印,頹然而廢。無奈啊!


 


二、同窗的屬託怎麼達成呢?在亂舞藝場學車床時,聽聞學長們曾經玩過銅印。這銅印,年輕的時候也很想玩。於是找到了半坪老師的部落格(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zX.4pPeLQkeRoBNlbQd./article?mid=298&prev=471&next=232&l=f&fid=5),裡面就有詳盡的介紹。


 


三、就先從材料準備開始,依照老師的步驟一步一步的執行。


 


圖:青銅印材-20120521-01-原貌.JPG



 


圖:青銅印材-20120605-02-第四次蝕刻-完成.JPG



 


圖:青銅印材-20120609-02-紋飾蝕刻.JPG



 


圖:青銅印材-20120609-06-拋光.JPG



 


半坪老師的標題說是輕鬆做銅印 ,可還真是輕鬆呢!然而初次操作,過程中搞了三次的烏龍,真是哭笑不得,第四次才成功。老花的眼睛可能又得多個100度跑不掉了。


 


借此篇,特別感謝半坪老師的無私與詳盡教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