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5月28日 星期一

知竹通寶竹雕體驗課紀事

時間:2012/05/26


地點:北埔龍鳳饌


老師:知竹通寶竹雕藝術工作坊 陳 老師


Blog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chen1111tw


 


 


木工車床 Steven 學長,捎來訊息,說竹雕 班的陳 老師,要召開 2012年度的竹雕體驗班,問我要不要參加?


手工藝一直是我所喜愛的,數年前也熱衷於採竹製簫。也算是愛竹人士,只是竹雕一藝,從未嚐試過。


一時又手癢了起來,趁著地利之便,就報名參加,親身體驗一下。


 


今天的主題是 人面竹茶則,我是第一次接觸竹雕,當然是選擇基本款式了。有經驗的學長們就選擇進階的貓頭鷹款式的茶則。


 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526-示範教材-02-人面竹基本




 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526-示範教材-01-貓頭鷹茶則.JPG




 


 


老師特別為剛入門的同學,準備了本門信物,典雅的竹蟬


 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526-示範教材-03-竹蟬.JPG



 


這隻竹蟬做得真是雅緻,色澤更具古玉般的溫潤。


記得民國七十年代在故宮時,就曾迷戀過賣場上的竹盒,那種色澤與手感,而今再次見到了,而且是全然不靠漆工序而達到的。


難得的機緣,就來努力的給它 體驗一下吧!


 


同學見面,盡皆陌生,相信都是各行業各領域的精英。像是坐我隔壁的 李 先生,竟是啄木工坊的主人,他雕的木刻野鳥栩栩如生,還常常出國比賽呢!(啄木工坊: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birdcarving-taiwan  ) 。竟是高手又都態度認真,不由得我也不知不覺的用功起來。


 


老師做了竹雕的簡單介紹後,就立刻切入主題,人面竹茶則。今天的短時間內,要完成兩件作品,老師僅要求做到簡單的修形與主要的刮竹皮。然後就是打磨,要磨出玉質般的溫潤來。


 


這就是今天要玩的基本茶則材料,而先期的作業,如採竹、煮竹、選材、裁切成形等等,皆由老師完成。現在當學生還真是輕鬆啊!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526-基本茶則竹材-01.JPG



 


經過一陣的挖、刮、削、磨。然後再帶回家磨到 #1000。是不是有一點溫潤的感覺了呢?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526-實作-02-完成.JPG
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526-實作-04-完成.JPG
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526-實作-08-完成.JPG



 


 


至於竹蟬,由於形與線修,還沒修出來,學學 Steven 學長,就當做未完成的作業吧!


 


 


2012/06/10  補記


 


體驗課尚未做完的竹蟬,一直都提不起興緻來完成它。並不是不喜愛它的造形,而是因為,我所拿到材料竹片,線條雕歪了,外型也是有點零落。最重要的是標示頭型的人面竹節線條,更是不優。一點也沒有完成它的動力。於是,就將它擺在書桌上,任其躺著。想說,有機會的話,再另外取材過。


 


今早磨刀之間,突然想到,既然線條零落,就用雕刀刻整調順來,自然的竹節線條不優,就用人工的線條取代囉!


 


於是就將美工刀、雕刻刀、篆刻刀、銼刀...手邊有的刀都給它請了出來,獨缺竹雕刀。


 


砂紙從 #100 ~ #2000。終於還是把它給完成了。這堂體驗課,也算是有個完美的結局了。


 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610-竹蟬-01-完成.JPG



 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610-竹蟬-03-完成.JPG



 


圖:竹雕初體驗-20120610-竹蟬-04-完成.JPG



 


 



 


2012年5月17日 星期四

琵琶211-清夜遊重髹紀事

2012/05/12
維修前觀察

圖:清夜遊-20120512-重髹前-01-全貌-A

1四相十品
2鳳尾薄而狹長。

3原有琶銘為陰刻,後人填平改貼貝另名。

4頸部漆面有微裂
5原銘刻處以汽車補土填平,可能因為未乾即磨平或上漆,結果日後造成收縮凹陷。整個漆面凹凸不平。

6、原漆為黑色亮面,後漆為黑色霧面。疑因前漆亮面沒做打毛處理,以致後漆面附著不住而剝落,形成斑紋處處,琶主人因此而思重髹。

圖:清夜遊-20120512-重髹前-04-二漆脫落-A


二、材質
1、四相:黑牛角,九品:頂端現白色,其餘塗黑,不知其材質為何?

2、覆手:鐵刀木。絃眼:透明亞克力。過駒:白色亞克力
3、天地人牌:白色亞克力。

4、琶名:後人改貼白珍珠貝。
5、桐面:梧桐。桶身:梧桐。鳳尾:香杉。

6、絞子:雜木上漆。


三、做工

1、二絃軫眼挖偏,形成兩個圓心孔。
2、鳳嘴下方的三才牌,不工整。

3、覆手少三道白線和淺溝。
圖:清夜遊-20120512-重髹前-14-覆手-A



4、二、三絃眼處都有破損。
5、原刻銘,填金漆,填漆前沒打底,金漆下可隱約見到木料纖維毛細孔。粗糙的毛細孔,並不像是杉木類木料。

6、琶銘
A、原銘疑為昆江” or “昆仁。就印章遺痕與風格而言,似為後來所加。
 B、但是就刻字的位置而言,若是兩個字的琶銘,則佈字過高。若是三個字的位置則剛好。所以可能之一是原第三字被印章所取代。但是,第三字為了鑲嵌字,被挖了相當大的孔穴,已分辨不出是否原刻字的痕跡。
C、另一個可能就是,原來就有一個印記。
圖:清夜遊-20120513-除舊漆-01-鑲貝填滿汽車補土-A


7、漆法
A、以二度底漆打底。封住木料的毛細孔。
B、以黑色亮面化學漆漆面,再刻字填金。

8、刻字改貼貝者做工
A、將原琶銘全以汽車補土(水藍色)封填,再挖孔鑲貝,做工粗魯。
B、疑補土後未乾透即上面漆,造成補土乾後收縮,龜裂蹺起。
C、後來者以黑色平光化學漆髹塗,疑因未將原亮光黑漆打毛,以致新上之漆面,已多處脫漆。

四、整修過程
12012/05/12  先將填在琶銘上的汽車補土去除。

22012/05/13  原漆並無上底灰,漆層很薄,本意僅將原漆面打毛,誰知砂紙一過,即見木體。於是就將原漆全數磨除。於是才發現,原來桶身的用料為整塊梧桐木所斫成,頗為完整漂亮。唯在頸部有一橫向節點,使得頸部的強度減弱許多,將該節點填灰上膠加強。
圖:清夜遊-20120513-除舊漆-13-頸部有節點-A



圖:清夜遊-20120513-除舊漆-12-白身-A


3、觀此桶身用料,可以得知
A、原漆在頸部,有一道裂痕,即是這較弱的節點所致。
B、梧桐斫桶,吳老師在世時,頗渴望能有一把梧桐琶。謂,梧桐琶所發之音較。梧桐質輕共振較好,聲音容易發散,這或許就可以解釋,為何初彈清夜遊時,心中直覺其令人起煩燥心。另一原因,懷疑其面板亦過薄所致。
C、除掉兩道面漆後,木胎之上,原作者又用二度底漆封位毛細孔。二度底漆所形成的漆膜恐會妨壞生漆的附著力,故決定再以粗砂紙,一併將之磨除。使露出木質部份,以利生漆附著。
D、將箍藤的部份磨除後發現,清夜遊並非用傳統的箍籐工法,而是採用類似北琶的做法,桶身與邊是一體的,桐面則應該是鑲嵌進去的。
圖:清夜遊-20120513-除舊漆-14-一體成形的箍籐-A

42012/05/14  昨日清除原漆的工作,還剩鳳尾部份未完,今日將漆完全磨除,並做最後的整平,準備明日即可上漆作業。
52012/05/15  上固木漆,並調灰漆(黃土粉+木粉),以填補凹處。

圖:清夜遊-20120516-第一次補灰-03-固木補灰-A

62012/05/16  將填灰部份,初步整平些,有缺口處,再次調灰漆補足之。
圖:清夜遊-20120516-第一次補灰-08-磨平-A

圖:清夜遊-20120516-第二次補灰-01-A

72012/05/17  將第二次補灰磨平,動作擴及較大的面。由於漆灰乾後,會些微的收縮,或有氣室漏失處,為數已不多,但是還是得做第三次補灰漆。
圖:清夜遊-20120517-第三次補灰-02-打磨-A

圖:清夜遊-20120517-第三次補灰-03-補灰-A


72012/05/18   先將第三次填灰磨平,即補灰完成。以黃土粉調生漆成細灰,直接通體髹塗,第一次細灰。
圖:清夜遊-20120518-第一次細灰-04-髹完-A


82012/05/22    不打磨,用面漆加鹿角霜調成細灰,做第二次髹塗。

92012/05/23  第二次的髹塗表面摸起來已乾,可是在剔除貝上漆時,發現它內裡是未乾的。只好再等待了。
圖:清夜遊-20120525-第二次細灰後-01-剔漆-A.JPG

102012/05/25    #400 砂紙墊木先磨平,再用#600整個漆面砂磨。預備直接上面漆。
圖:清夜遊-20120525-第二次細灰後-04-水磨-A.JPG    (這張照片的漆面是抹水照的)

112012/05/28    第一次面漆。
圖:清夜遊-20120528-第一次面漆-01-漆前-A.JPG    (這張的漆面是乾後照的)

圖:清夜遊-20120528-第一次面漆-03-漆後-A.JPG


122012/06/08    第一次面漆乾後水磨 #1000 ~ #1200

132012/06/12    第二次面漆(好不容易,終於在 06/09 將銅印完成,期間公司旅遊,又帶家人到墾丁遊玩三天兩夜。銅印還帶到墾丁施作。然後又到知竹通寶陳老師處學治竹雕刀具。接著 06/12 一場豪雨將公司沖得一團亂,倉管就累得像無頭蒼蠅般。)

142012/06/17    將第二次面漆用 #600 輕力磨平。    2012/06/18   毛筆沾漆將琶邊牆補強。
152012/06/24    發現琵銘鑲嵌的填補處,仍有細微的不平。於是再調灰將之填補。順便再刷琶邊牆補強。
162012/07/02    將琵銘填補的漆灰用 #400 磨平。然後從 #600#800#1000#1500#2000,一次一次的水磨。   
172012/07/03    用臘推光,摺漆。
182012/07/04   第二次推光,再摺漆。
192012/07/14    第三次推光,並作最後整理。
終於將清夜遊的重髹作業給完成了。與重髹前的樣貌做個比較。
 
圖:清夜遊-20120512-重髹前-02-琶銘-A.JPG

圖:清夜遊-20120802-06-重髹完成-A.JPG

08/13  將琶交到原主人手上。琶主很滿意那種乾淨平整的視覺與觸感。幾個月下來,終於是不負所託了。







2012年5月1日 星期二

浮塵學車軹-110-第十堂課

2012.04.29


 


今天是這期假日基礎班的最後一堂課,心情有點複雜。


就像昨天下大雨,今早出大太陽,下午卻又下起陣陣的雨來。詭譎多變,有點期待又有很多的失落感。


 


不想了,既然是好天氣,就給他快樂出門吧!一路到了三灣,那是一個很純樸的客家莊。有山有水有人家,再襯上剛開的天色,山頭殘雪(五月雪油桐花),景色相當怡人。


 


圖:20120429-三灣的山-05.JPG



 


 


這快樂的出航卻又沒能竟其業。到了北埔的一個坡道,我的老野狼累了,喘了口氣,就熄火,再也踩不發了。荒郊野地的,只好求救太太開車來搭載囉!趕到藝場,已經十一點半了。雖然晚了些,但也算是順利趕上最後一堂課。


 


老師正在幫客人車作品,是龍柏文昌筆和觀音瓶。文昌筆無緣看到,可是觀音瓶就連續觀摩了兩個作品。很幸運。


 


圖:20120429-龍柏觀音瓶-林榮鎮-01.JPG



 


圖:20120429-龍柏文昌筆-林榮鎮-01.JPG



 


 


本來就計劃利用這最後一堂課,把一些該完成的物件,給他總結一下。再來就沒車床可玩了。


首先,就是為我的切斷刀配刀柄。這是一把用銼刀自磨的切斷刀。刀柄則是重油的硬質柳安木。到今天再車這刀柄,已經可以算得是駕輕就熟了。


 


圖:20120429-切斷刀刀柄-02.JPG



 


圖:20120429-切斷刀.JPG



 


這切斷刀,原先我只把鋼銼紋給磨平而已,並沒有刻意磨薄雕形,老師說這樣不好用,於是幫我再加工成這樣的標準形式。真是感恩啊!不過老師還是嚴重叮嚀:要小心使用,銼刀鋼硬而脆,絕對避免撞擊刀架,刀斷是小事,斷刀飛出傷人,代誌才大條喔!


 


上週的作業拿回家,太太小孩都說好看。馬上就接到一張無酬訂單,原來是女兒怕蚊子,老婆想讓女兒裝些樟腦油,上課時放在腳邊驅蚊。老婆的交代,非使命必達不可。於是從家裡裁了一段香楠小原木,找了兩個小玻璃瓶,就車了兩個小精油瓶。既然是給小孩子帶到學校實用性的,於是設定的形狀就是要矮胖型的,以避免時常傾倒。蓋子,則是帶了一段松木棧板小廢料當材料的。


 


圖:20120429-香楠木段-02.JPG



 


圖:20120429-香楠精油瓶-02.JPG



 


 


今天預訂車的作品有點多,心中就著急些。很多的細節都沒照顧好,等切下作品後,才發現刀痕不少,只好回家練磨功囉!


 


上週練車了一個大肚瓶作品,用的是很香的黃檜,為了擔心時間久了味道會散發掉,於是想幫它車個蓋子,好將香味鎖在瓶子內。想聞香時,只要打開蓋子,隨時都有香味可聞。


 


圖:20120429-大肚瓶加蓋-01.JPG



 


這段紅檜是老材了,雖然很香,但是暗藏了一道內傷,很細微,車製程序中在合蓋口大小時,輕輕的一聲,就感覺到它裂了。只好上膠補救囉!其它的後續,日後再來找時間整理。


 


車到這裡,已經是下午三點了,奇怪,老師或小當家怎麼沒宣佈開始上課。跑去問小當家的,小當家只笑著說,準備工作上週已經交代了,今天沒課上,只有把圓車出來就可以了。


 


才恍然大悟,原來課程的設計,又回歸到原始點。倒圓。那是林氏刀法的基礎與極致。


 


圖:20120429-扁柏小圓球-林榮鎮-01.JPG



 


圖:20120429-柳安大圓球-林榮鎮.JPG



 


 


很圓吧!


現場看老師拿平口刀一氣呵成,你才能感受到,那種刀法的藝術境界。


 


貼一段,影片做為見證。







 

老師的刀功,來自於四十年經驗的累積。即使老天現在給我四十年的歲月,我也無法達到老師的境界。因為四十年中,老師是每天車木的。而我卻只是週末玩一天,這天地差別太大了。


 


所以只能靠工具和時間慢慢車修了!


 


圖:20120429-恐龍滾球-04.JPG



 


 


老師示範的大圓球,比我的恐龍稍大些,只好修整一下恐龍的身軀空間。亂舞大A看我修得辛苦,又發現四個小圓腳將大圓球上托時,空間需求更大,於是建議我另外再車一個直徑 60m m 的圓球。


 


A於是轉身到角落邊一堆木料堆中翻了翻,拿出一段不起眼的圓木段,比了比說:來慷慨點,切大段些給你練習。第一時間心裡想,不就是平常的樹枝圓木罷了!何出此言呢?


 


等到一鋸開來,粗胚一整,乖乖!竟然是夢幻逸品級的香杉。又黑又香又油,在這最後一堂課上,竟然讓我中了樂透,得償夙願,A,你真是太慷慨囉


 


圖:20120429-亂舞的香杉剩料-01.JPG



 


圖:20120429-香杉大圓球-01.JPG



 


 


完成的這顆香杉大圓球,很圓吧!


不過這不是一刀成形的,畢竟,我只上十堂課,沒有那種功力。亂舞大A,便教我使用磨的方法,布砂紙 #60 #240 #320,再加上半圓的板形治具。一樣也是可以做出圓來。


 


好料好球,拿在手上把玩,時時吸收芬多精,真是人生快事。


 


聽說大A有意分享他收集多年的好料,其中不乏夢幻級的極品。有意添料的同好,可以開始儲蓄囉!


 


今天的作業是木工玩具 -- 恐龍滾球。


 


小當家重新設計畫圖的恐龍相當可愛。


 


圖:20120429-恐龍滾球-01.JPG



圖:20120429-恐龍滾球-03.JPG



圖:20120429-恐龍滾球-06.JPG



圖:20120429-恐龍滾球完成-03.JPG



 


超可愛的吧!


 


剩下不需車床的細磨工作,就留待在家裡慢慢磨吧!


 


基礎班的十堂課,就以這個以 為主題的作品,做個成果檢驗,也代表圓滿結束。相當愉快!


 


最後,當然要來合照一下囉!


 


圖:20120429-同期同學合照-02.JPG



 


老師呢!怎麼沒見到?


 


兩個老大哥,都說不要照,不要照!


 


但是怎麼可以不照呢!


 


圖:20120429-與 林 老師合照.JPG



 


還有一位老大哥,就是木工車床的幕後推手,藝場主人,亂舞大A


 


圖:20120429-與亂舞合照.JPG



 


非常感謝亂舞藝場,這十週的因緣際會。我學習得非常快樂!


 


最後忍不住還要提一件事:


亂舞大A說,不才在下我,是最勇猛的學員(兩千公里,騎到野狼掛點),也是沒缺課的認真學員。為了嘉許我,看到沒


 


圖:20120429-亂舞送的肖楠邊材-02.JPG



 


是肖楠,是肖楠。又是一件夢幻樹種!


雖然是邊材,但是料大又完整。真令人有個難忘的,Fine Ending


 


同學們,面對木頭,我是經不起誘惑的,這件好禮,我就不客氣的笑納了,承讓、承讓。呵呵


 


糟糕,找來找去,竟然漏失了一位勞苦功高的推手之一 --  亂舞的夫人,大美女秀秀。


現在要造假,也生不出一張照片來,只好一鞠躬,誠摯道歉一聲。有機會,我再補一張美麗的玉照上來囉!


 


 


延伸閱讀 :


 


亂舞藝場 :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kanboo1970/article?mid=7160&prev=-2&next=7135&page=1&sc=1#yartcmt


 


灰作不可: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wave-gg/article?mid=7303&prev=-1&next=7266